因跟果是同一件事,從哪兒開始並不重要。例如我想開心(因),所以我去旅遊(果)。但我也可以去旅遊(因),所以我變得開心(果)。我想要富裕,因為這讓我快樂,或我快樂,所以我吸引財富。我想要健康,因為這讓我感覺活得很好;我感覺活得很好,因為我健康。
那麼了解「因果根本是同一件事」,要做什麼?
我們可以這樣運用:當我想要什麼,直接去做它就可以,不需要為它設立外在的條件,而且也不用為事情找原因,因為原因根本不重要。
有「果」就夠了。
那麼了解「因果根本是同一件事」,要做什麼?
我們可以這樣運用:當我想要什麼,直接去做它就可以,不需要為它設立外在的條件,而且也不用為事情找原因,因為原因根本不重要。
有「果」就夠了。
這就是我最常用來調整自身振動頻率的方式。直接到那裡!所以如果我想快樂,直接開懷大笑便可,不需要在內心期待非得去旅遊才快樂。當我縱聲歡笑時,自然會吸引所有支持那種快樂的「因」到我的生活來。我不必管它是外出旅遊或在客廳發呆。
真的不需要任何外在條件! 在我開懷大笑的那一刻起,我就對上了開心的頻率, 我變成一個快樂的人。就這麼簡單。
當我難過時,我也不必追究原因,直接問自己喜不喜歡現在的痛苦,如果不喜歡,就問自己比較喜歡什麼?
如果我喜歡快樂,那就笑起來,大笑特笑,我之前是什麼狀態都不重要,重要在於我清楚自己真正喜歡什麼,直接到那裡就好。
真的不需要任何外在條件! 在我開懷大笑的那一刻起,我就對上了開心的頻率,
如果我喜歡快樂,那就笑起來,大笑特笑,我之前是什麼狀態都不重要,重要在於我清楚自己真正喜歡什麼,直接到那裡就好。
問你需要的問題
又比如我想要有錢,在這個層次,僅僅知道自己想要財富並沒有釐清我真正喜歡什麼! 我需要向內探索自己。自問自答:為什麼一定要有錢?原來要有安全感。那為什麼要有安全感?原來我常常活在不安的焦慮裡。那我喜歡焦慮嗎?當然不喜歡。那我喜歡什麼? 我喜歡平靜。到此我才算是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內心安寧。而且我意識到「有錢」是我為獲得平靜所設定的條件。
原來我執著於財富才能帶來內心安寧,我把自己的力量交給了金錢。
打破砂鍋問到底
但有錢真的就會平靜嗎? 會不會經歷了沒錢也能活下來後,反而更開放更平靜了呢? 現在老覺得錢不夠,困在焦慮裡,真的能吸引來財富? 更何況我真想要的是過著內心安寧的生活,我為什麼要為平靜設下非得有錢的條件? 我有必要認定平靜的生活就必須有錢嗎? 我現在不能用其他的方式達到內心安寧嗎? 為什麼我不直接把心安靜下來或學習靜心的方式,不是比較簡單嗎?...
但有錢真的就會平靜嗎? 會不會經歷了沒錢也能活下來後,反而更開放更平靜了呢? 現在老覺得錢不夠,困在焦慮裡,真的能吸引來財富? 更何況我真想要的是過著內心安寧的生活,我為什麼要為平靜設下非得有錢的條件? 我有必要認定平靜的生活就必須有錢嗎? 我現在不能用其他的方式達到內心安寧嗎? 為什麼我不直接把心安靜下來或學習靜心的方式,不是比較簡單嗎?...
如果探索了半天,仍然覺得「有錢才對,不然會很慘」,那很明顯,我還沒找到真正想要的東西。我仍然堅持原本的想法,我的內心深處仍有尚未發現的恐懼和擔憂,我要繼續誠實地探索下去,找出我害怕沒錢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但如果我發現所有的偏見,恐懼和焦慮真的都消失了,而我就是單純地愛錢,我真的無憂無慮且歡喜地愛錢,那我終於了解自己是巴菲特那樣的人。就像他老人家每天開心地跳著踢踏舞去公司欣賞財富不斷增長,內心洋溢著喜悅與滿足般,我也開心地在財富中享受我的愛。
一個實例
這一次的小美是個高學歷的專業人士,外表亮麗,打扮得體,在社會上該有的外在條件她皆有之,而且她很怕自己輸給別人。
她說:「得到別人的喜歡是我最重要的事。」
她說:「得到別人的喜歡是我最重要的事。」
我說:「這是妳的真理(核心信念)。表面上看起來它沒甚麼問題,但妳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它躲在無意識的地方緊緊控制著妳。」
「怎麼說?」
「妳會不會覺得自己表現得好,才能受到父母的喜歡?」
「對阿!」
「那妳去參加考試或找工作時會不會戰戰兢兢?」
「很緊張」
「因為妳以為贏才能討父母歡心,妳怕極了別人不喜歡妳。」
「難怪我總是想跟人比較,深怕自己輸給別人。」
「妳不是想贏別人,而是害怕自己被看輕或不被人接納。這都是由妳那個核心信念啟動的。」
「為什麼我會有這種強烈的被人喜歡需求?」
「你的內心是一切答案的所在,所以問自己就會得到答案。問妳自己到底在害怕什麼? 如果你不被人喜歡,妳最怕發生甚麼?」
「被排斥,遺棄,受傷。」
「所以妳拼命表現好,是因為擔心自己會被排斥,遺棄而受傷。」
「沒錯。」
「那妳仔細想想,妳在潛意識裡是如何定義妳自己嗎?」
「...一個不好的人?」
「沒錯! 妳以為妳是一個不好的人。所以妳努力表現良好,才能避開妳擔心的差勁的自我形象。」
「我常常說自己不夠好…,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想法?」
「這是妳從父母和老師那學來的。妳的媽媽當初為了保護妳不受傷,希望你表現得更好,將來好生存。而當妳小的時候,這個信念確實幫助妳成長,只是現在它不適用了,它倒過頭來限制妳!」
「那我該怎麼辦?」
「我建議妳把信念寫下來,貼在房間的牆壁上。常常看著它,不要讓它藏在無意識的層次,而且旁邊再加上一句話,這是真的嗎?」
「我怕被別人看出來我不夠好,因為我以為自己不好,但這是真的嗎?」
「漂亮! 我再給妳一句咒語: 我不需要任何其他的理由才有價值。 我有價值,因為我存在,這個理由就足夠! 把它當作口頭禪,常常念給自己聽。」
「好!」
說到底小美真正想要的東西就是確定自己的價值。她之前為了獲得自我價值而設下了必須表現優秀的條件,結果她活在害怕自己不夠好的幻覺裡,患得患失。所以我一方面建議她跟她的核心信念遊戲和工作,另一方面給她咒語,邀請她直接住在她想要的狀態!
事實上,「我有價值,因為我存在」遍及大自然的萬物。如果把心靜下來,慢慢欣賞一朵花或一棵樹,就會在它們的姿態上感受到這個聲明,因為那是全宇宙共同的聲音!
事實上,「我有價值,因為我存在」遍及大自然的萬物。如果把心靜下來,慢慢欣賞一朵花或一棵樹,就會在它們的姿態上感受到這個聲明,因為那是全宇宙共同的聲音!
附錄一 不需要為妳的存在辯護
賽斯說: 「這次我的確有事情要跟妳說,那就是,妳不需要為妳的存在找理由,不管是透過寫作或別的方式。存在本身就是理由,這是妳一定要學習的功課。我會一再地跟妳說這件事,直到妳了解我想告訴妳是什麼為止!」
附錄二 恢復活力的方法
當疲憊的時候,安靜下來,問自己,現在是什麼令你疲乏。
「我真正想做什麼?我現在情願做什麼?我在壓抑什麼?我在否認什麼?」
會覺得累,常常不是因為做了什麼事,而是我們沒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是小孩子精力旺盛的秘密。下一次,請你在不傷害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狀況下,容許自己去做你想做的事。你會恢復活力和笑容。這不是自我放縱,這是自我尊重。
附錄三 向「好人」的標準看齊
為誰做好人? 為什麼做好人?
你們被一種幻覺蒙蔽了,以為自己一定要做什麼,一定要變成什麼,一定要表現出點什麼,才會有價值。
你們應該看著對方,然後互問: 「我們在做什麼? 為什麼我們要掙扎如斯? 我們要走到哪裡?」
一切在生命中的白費功夫的事和所有的沮喪空虛,之所以在那裏,並不是因為你們沒有價值,或因為生命的本質很空虛,而是因為你遵循了不屬於你的東西。無論你們多麼服從,多麼從頭做到尾,不屬於你的東西就永遠無法滿足你們。
在別人給的模式裡,你們過著日子,直到有一天你們了解到,在所有的善意和模範的行為之下,你們是空虛的。如此,你們觸及了一個世上無人可以滿足的渴望,聽見了一個召喚的輕柔聲音: 「做自己。」從這一刻起,你們開始解開生命之謎。 (光之靈Emmanuel)
最後邀請讀者看一下這個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Cttu9cE8E&feature=youtu.be
看看紀錄片裡的三個主角是怎麼地定義自己?他們是否也被世俗標準的幻影所蒙蔽了? 那我們呢?
附錄二 恢復活力的方法
當疲憊的時候,安靜下來,問自己,現在是什麼令你疲乏。
「我真正想做什麼?我現在情願做什麼?我在壓抑什麼?我在否認什麼?」
會覺得累,常常不是因為做了什麼事,而是我們沒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是小孩子精力旺盛的秘密。下一次,請你在不傷害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狀況下,容許自己去做你想做的事。你會恢復活力和笑容。這不是自我放縱,這是自我尊重。
附錄三 向「好人」的標準看齊
為誰做好人? 為什麼做好人?
你們被一種幻覺蒙蔽了,以為自己一定要做什麼,一定要變成什麼,一定要表現出點什麼,才會有價值。
你們應該看著對方,然後互問: 「我們在做什麼? 為什麼我們要掙扎如斯? 我們要走到哪裡?」
一切在生命中的白費功夫的事和所有的沮喪空虛,之所以在那裏,並不是因為你們沒有價值,或因為生命的本質很空虛,而是因為你遵循了不屬於你的東西。無論你們多麼服從,多麼從頭做到尾,不屬於你的東西就永遠無法滿足你們。
在別人給的模式裡,你們過著日子,直到有一天你們了解到,在所有的善意和模範的行為之下,你們是空虛的。如此,你們觸及了一個世上無人可以滿足的渴望,聽見了一個召喚的輕柔聲音: 「做自己。」從這一刻起,你們開始解開生命之謎。 (光之靈Emmanuel)
最後邀請讀者看一下這個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Cttu9cE8E&feature=youtu.be
看看紀錄片裡的三個主角是怎麼地定義自己?他們是否也被世俗標準的幻影所蒙蔽了? 那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