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什麼?
它是指喜怒哀樂或哭笑 ; 也是指「不帶尷尬的愛的表達」,或「釋放隱藏在恐懼底下的愛與接納」或「壓在恨的下面的愛的流露」。
例如,很多人都無法像幼兒那樣自然說出「媽咪,我愛妳。」然後擁抱母親,也很難對別人說出「我愛你,謝謝你與我分享你的生命。」或對傷害我們的人說出「我是愛你的,可是你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每個人做事都有他的理由,我想了解你的原因。」
學習認識自己的情感,承認它,接受它,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表露出來,我們不會有失,只會有得。因為我們不只有肉身,理性的自己和靈性的自己,我們也有情感的自己。如果我們壓抑了真實的情感,不允許它表露出來,我們就在自己與自己之間樹立障礙,不斷減損自己的活力,甚至很容易把原始的情感扭曲成難以想像的地步。
接受自己真實的情感,如它當下存在的樣子,「我現在感覺是甚麼就是甚麼。」然後我們才能夠跟自己以及周圍的人作甜蜜的連結,這是活出喜悅的生命和靈性真理的最簡單方式。
一個案例
小美說: 「昨晚跟今天跟妹妹又吵架了,我覺得妹妹不負責任,重心都在男友身上,她對別人都很好,對家人都很不耐煩,她不讓我有情緒,我有情緒就會拿我現在很厲害的話語來攻擊我,我就被激怒想反擊,而且我反擊她也不允許她有情緒,我說她是愛哭鬼。我對她好嚴厲,我用情緒來反擊她,我覺得她不尊重我,因為我也一樣投射不尊重的想法給她。我深深用力傷害了她,我跟以前的模式還是一樣,甚至更尖銳,又落入這個循環。我連跟她道歉或說什麼都覺得要再被她批判,我也受傷了,但我也傷害她。我在反思我自己是怎麼了?而妹妹呢?我需要對她做什麼嗎?還是放手相信她,她能找到她自己的道路嗎?」
我安靜看了她的發文,沉思她的情況,沒有回應。
三個小時過後小美又發文過來: 「我跟妹妹道歉了,也謝謝她讓我看見自己,並祝福我們彼此。」
我意識到小美尚未領略這個事件的教訓,她只是用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去解決它,有點像道歉了事那樣。恐怕下次她又會對妹妹發怒,所以我便出手幫她。
我說: 「你知道你的信念是什麼嗎?。」
小美說: 「我不相信我跟她嗎?我覺得人還是要做什麼才是有價值的。」
「我指的是藏匿在憤怒底下的真正想法。為什麼你對妹妹容易有一股強烈的攻擊衝動?她那些地方容易激怒你?」
「她在工作上、生活上、跟爸媽說話上,都會激怒我。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有不希望看到她幸福的念頭。」
「在工作、上生活上、跟父母說話上,她都怎麼做?」
「工作上沒有積極,她說覺得沒有動力懶懶的,目標沒完成也無關緊要,對男朋友缺的業績就想辦法完成,覺得有很大落差,可是我知道她不是完全沒有努力。生活上有空閒的時間、工作的時間、回家之後的時間,都在玩手機的遊戲,一直一直一直玩了好幾年。跟爸媽說話也會常常口氣不好、不耐煩、用教訓的口吻。」
「你對她工作不積極,反而花很多時間在玩手機,很火大。也對她跟父母不耐煩和教訓的口吻生氣。所以你有一股想要教訓或痛罵她的衝動?」
「對,我覺得她不應該這樣。還有當她反駁我,我被她質疑時,也會想痛罵她。」
「在好多年以前,當她第一次玩手機以及用不耐煩的口吻回應爸媽時,你就直接罵了她? 還是剛開始你都壓抑下來,直到受不了,才罵她呢?」
「都先壓抑,可是表情跟臉色態度都壓抑不住。」
「問題出在這裡,你不斷壓抑情緒,直到受不了,才像火山爆發般噴出。」
「我跟自己說一下子就發怒就代表我又再抗拒了,可是我壓抑也是在抗拒😳。」
「為什麼發怒代表抗拒呢? 情緒是療癒和信差。壓抑才是抗拒。」
「我會覺得生氣代表我落入循環,可是我一開始不生氣反而落入另外一個循環。」
「你在滾雪球,你最原始的衝動已經轉形為「憤怒」,然後又變成「詛咒她不幸福了」。」
「好可怕。我只是覺得我對她有惡意,前陣子非常明顯,她也覺得我對她很有敵意,所以我該讓自己發怒嗎?可是發怒不是落到我原本的模式去了。我可以跟別人好好說話,跟妹妹就很難。很久以前我們無話不說,甚至這麼大了還會一起洗澡,可是那已經好久好久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對她有敵意,覺得她很多事情都看不順眼。」
「妳的問題不是發怒,而是妳對生氣的恐懼。承認妳的情感和想法吧!」
「承認我對她不滿嗎?」
「對。它是妳的一部分,但不可以把别人當出氣筒!」
「對啊,我把她當沙包一樣。她不讓我打,就更生氣。事後我再懊悔! 我怎麼把那個詛咒化解掉?」
「你仔細的回想,在許多年前,妳剛開始看到她的言行舉止時,你會很想打她嗎?。」
「不會。」
「正是如此,一開始妳看她不順眼的感覺是存在的,即使你完全承認它,也不致於高漲到現在的程度!」
「嗯。」
「可是你一開始就壓抑情緒,因為你害怕它的攻擊力量。你以為憤怒的力量大到無法控制,但是壓抑久了,一旦爆發就會變成極端的憤怒或詛咒妹妹的結果!」
「我覺得我深深傷害她了。」
「因為在當下,她搞不清楚為什麼妳有那麼大的憤怒。她在想,我不過在玩我的手機而已。」
「我也搞不清楚為什麼對她有深仇大恨。」
「你現在知道了嗎?」
「因為我一直在壓抑情緒,壓抑對她的種種看法,滋養它們,等到我受不了,就一次對她爆發。她很莫名其妙吧?」
「對一個只是在玩自己的手機人而言,妳的深仇大恨有點誇張。」
「我不太能拿捏,如何允許自己有情緒,卻又不對她發,不知道情緒怎麼排解掉。」
「大方承認妳的情感,然後選擇妳想處理它的方式。」
「對我自己承認就好嗎?還是要讓她知道?我可以對自己說:我看到現在對她很生氣⋯⋯覺得她應該怎樣...這樣嗎?」
「你還在害怕生氣!」
「我現在一生氣,就講全世界狠毒的話攻擊她,是因為我一直壓抑嗎?」
「這是壓抑很久才會有的反應。」
「對耶,以前吵架一下就好了。現在吵架我都要逼死她才甘心的感覺!」
「選擇妳想處理它的方式。」
「我在想我可以怎麼處理這些憤怒,跟我自己溝通還是跟妹妹溝通?」
「不管是對自己或對別人皆可,帶真摯情感的溝通可以對同樣的問題,達到較深的了解。」
「以前跟她說過我對她有敵意,但我不知道為什麼。」
「那是忍耐很久的緣故。」
「她不覺得我有忍耐吧。哈哈…因為動不動還是對她爆炸。」
「實際上,她只是津津有味在滑她的手機,她怎會知道妳在她旁邊累積了這麼多年的仇恨。妳們小時候會這樣嗎?」
「不會!小時候她還很保護我。」
「壓抑情緒不是靈性,反而是釀成悲劇的行動。」
「我怕我讓情緒宣洩出來會傷害別人。但結果更糟,大家都快死了!」
「我剛才已經說了這件事,你往上就會看到。你害怕情緒的攻擊的力量,你以為它大到無法控制!」
「對,我害怕。」
「現在你甚至認為負面的情緒是不靈性的。」
「對,尤其是看別人不順眼,都覺得是自己有問題。」
「妳對審視自己與自我投射有誤解,它只是幫助我們覺察自己當下的狀態,然後讓我們可以重新做出自己比較喜歡的選擇的一種工具,可是你卻把它理解成”反省自己的過錯或找出自己做錯了甚麼”的刑具。在地球上,人類只是在學習使用思想與情感的力量而已,正在學習的我們全都沒有問題,包括妳們姊妹。」
「ㄡ。」
「家裡以前養貓咪。牠們情緒表達很直接,但過了就跟沒事一樣。」
「嗯。」
「我做個結論:
一開始就要承認自己真實的情緒和想法,接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然後選擇你想處理它的方式。無論是生氣,或用語言文字溝通,或詢問對方的想法,或自我對話,或.....皆可,就是去聊開情感,但不要把對方當作出氣筒。」
「好,首先我看見自己的情緒與想法,接著承認它是我的一部分。」
「就是這樣,一開始的生氣都不可怕,妳不用害怕。」
「我今天看到了。」
「對了,我提醒妳,妳最原始的衝動是去溝通,像「妳想知道她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妳想的那樣?」「妳想了解她」「妳是她的姊姊,妳想要幫助她」...諸如此類的姊妹情感。」
「這是我可以跟她溝通的方向嗎?」
「如果這是妳的真實情感,妳就把它表達出來。為什麼不呢?」
「這些話我真沒對她說過呢! 跟昨天要抱爸爸一樣難開口!」
「多看幾次今天的對話,理解了,有自己的想法或靈感,再去找妹妹聊聊。最後,簡單談一下妹妹對妳的服務:她給你一個機會,在一個容易覺察的層面,看見妳內心帶著什麼。請妳看看這照見了什麼,而要願意有愛和風度去接受。當然妳也給了她一些深思的機會。妳們彼此服務。」
「好的,一定要好好消化一下😬。」
附錄
以下是小美昨天傳來一篇自然流露情感的短文,很值得分享:
「這兩天還沒好好審視自己,可是剛剛爸爸又在生氣的時候(他已經煩躁一小時了)。原本我都只是讓他宣洩,我沒什麼情緒,但到後面感覺我也快被影響了,就看到書裡面寫著慈悲,想到之前說老師的慈悲。當下心情就轉換了,然後在爸爸要離家去爬山之前,我跟他說要不要來抱一下呀(今天一直想說回家要抱抱他),結果他笑了,有點靦腆,雖然抱起來有點害羞,可是已經好幾十年沒這麼做了,覺得很感動,也相信從我開始,可以慢慢讓家人活在愛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