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佛陀所說的,世上一切東西都如夢幻泡影,都是自己內在的投射或反射。但是每個人的體驗卻是真實的,因為任何經驗都代表我們100%相信了什麼的結果,它代表我們自己認定的真實。
換言之,物質世界會把每個人相信為真的東西,給反射或投射出來,這就是它的無上價值和本質。它讓我們照見自己,了解自己,或為了自身的理由,去探索那些經驗與自己的關係。
既然我們在物質世界體驗的東西,都是我們相信的結果。那麼我們就需要好好想清楚「我真正渴望什麼」,然後調校「我的相信」,並且儘可能使二者協調一致,否則我們只是在追求那不可能發生的體驗!
舉個例子,如果我很渴望財務寬裕,可是我卻相信自己缺錢或害怕沒錢,那我只會體驗到困窘的情境,因為我相信的是缺錢,寬裕將不會發生。
但在這個例子裏,我們要如何脫困呢?
努力說服自己會寬裕嗎?根本沒用,這只會變成二個分裂的自己,掉入更深掙扎。或努力擺脫它? 一樣沒用,擺脫缺錢的想法就是一種抗拒,抗拒會放大它的效應,反而會活在它的陰影裡。
我建議用審視自己的方式,對相信自己缺錢做一個徹底全盤的理解,它就會自動離開,因為清晰的思考會照見它的誤謬,我們若發現它的荒唐,就不會再執迷它。可以先問問自己,「害怕沒錢的想法,會為我帶來什麼好處?」或問,「為什麼我要相信自己缺錢?」或者直接從實際的生活中來覺察自己的反應,來發現答案。但千萬不要用「事實就是如此,錢就不夠用!」來回應。因為這句話會立刻堵死其他答案的浮現。
其實,缺錢只是一種想法,並非永恆的真理或事實。
如果我們願意面對,那麼洞見就會跳出來,也許在當下,也許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但是它一定會出現。一旦舊的信念被搬上枱面,曝露在意識的光芒中,它就有機會改變。到時候自然有新的想法會取代它。
財務自由的故事
我曾經非常渴望財富自由,我認為它是我真正想要的東西。「不用工作而每個月都有足夠的金錢流入帳戶,這是多麼吸引人的想法!」「真感謝富爸爸和窮爸爸書上現金流觀念的啟發。」所以過去我曾一度長時間的工作,週一到週六,從早到晚都在骨療,而且一有空就研究理財的知識,限制自己與家人花錢的額度,常常為了錢而與老婆起衝突。
直到有一天,我們在外面的餐廳吃飯時,我又與她因為錢的問題起了重大爭執。兩人唇槍舌戰,音量越來越大,連隔壁桌的人都加快用餐而避開我們。最後我氣的吃不下飯,而太太則是激動地頻頻流下眼淚。可是正因為這個吵架事件,我竟然釋放了「財富自由」的壓迫。
以下是那天晚上我寫的日記:「
這些年來,幾乎每次我和老婆在一起,都會感到一股大小程度不一的抗拒。我現在才明白真正的原因:每次我看到老婆的形象是一個花我錢的人。因為跟她出去或買東西,都要我要買單,這讓我想閃躲她。
我心想:「妳不是已經有足夠的股利收入嗎?為何還要我買單?我正努力儲存財務自由的錢呢!」所以不是我不喜歡和她出去,而是我不喜歡買單,因為花錢讓我感到不安。
我目前只有xx張股票,我真的很希望能在10年內買到足夠張數,去實現富爸爸財富自由的夢想,所以我儘量不花錢。我要存錢。我不夠,我要....
寫到這裡,內心突然冒出一些質疑,「為什麼我一定要財務自由?」「執著它,對我有幫助嗎?」「我現在雖然沒有財務自由,但我並沒有缺錢,都夠用啊!」
我突然看到過去幾年捨不得花錢的可憐畫面。我問自己,「就算十年或十五年過後,我財富自由了又如何?現在我這麼放不開,捨不得花,那將來不也會習慣限制自己和家人嗎?」我似乎為追求財務自由,而付出長期感覺錢不夠的代價。「我才不要用長時間的恐懼,來換取財富自由!」這不是我的選擇!它不值得!
那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富足、平衡和自在的快意人生。」
為了達到這種境界,我需要先解決捨不得花和常常感到買單不公平的問題,因為伴隨它而來的是一個匱乏吝嗇的形象,還有花錢的恐懼!其實這些東西都不是錢的問題!也跟老婆沒有關係,而是我自己的執著與信念! 仔細想想「我現在不就具足條件嗎?為什麼我不直接過富足、平衡和自在的人生,而要一味追求財富自由呢?追求它,我反倒覺得自己變得窮酸可憐。」
哇!我看到那個新的我了!
同時,我想到了一個平衡的方案:
太太有股利收入而我有骨療收入,所以就個人花費上,各出各的,不要干涉對方的使用權,完全尊重個人的自由。
至於家庭整體開銷上,我們每個月按收入的比例各拿出一筆錢,放入共同家用帳戶,然後家裡的一切開銷(吃喝玩樂與日常用品...)都從中支付。有餘,則列入下月基金,不足,則按比例補充。…...」
二天後,我們和好了。在散步中我告訴她我的想法,而她給了我下面的回應:「其實我覺得你把第一間房子送給我,對我而言就十分足夠了,因為我需要的已經足夠了,而我對很多東西的慾望也都在降低中。我覺得你比我會理財得多,以後應該會積累比我更多的財富,安心地擁有它們,不一定都得要分給我,因為你送給我的已經足夠,非常感謝你給我的一切,婚姻、家庭、孩子、財富、愛、與支持。你的健康和快樂対我而言比財富更重要,因為我們要𢹂手共老,你能長長久久的陪我,比財富更重要。
「我的理財智商向來低落,我常常搞不清楚自己有多少錢,或者我花了多少錢,帳戶裡有多少錢我也很少在看,總之是沒有在注意錢的事,所以之前工作的時候都是花到見底的狀態,因為沒在注意。不過近來因為沒什麼花錢的慾望,除了美食跟一些新衣服,其實也沒什麼額外的花費,錢一直都夠用,我覺得你想到的共同家用帳戶的方法很好,這個方法很適合我,因為不用傷腦筋。...」
所以我後來調整了工作時間,周休二日,每天只做一個上午,而且扎扎實實地體驗到屬於我的富足。這並不是因為我實現財富自由,而是我鬆開了對錢的焦慮。我終於校正我的信念,讓它和內心的渴望協調一致了。
附錄一
我的兒子也曾幫助我照見我缺錢的形象
有一次,我的兒子向我要求買當天他和姐姐的下午茶點心,於是我給他一張icash 儲值卡。沒多久他從7-11搬了二袋食物回來,裏頭有12瓶的飲料、一大罐牛奶和幾包洋芋片。我心想他怎麼如此花錢,就輕拍他的屁股說:「你發財了嗎?」沒想到他認真地回答我:「我要練習當富翁,我以後當有錢人。」
我當下笑了起來,可是我也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寒酸。他不過多買了幾瓶飲料,我竟然大驚小怪,覺得那是浪費和發財的舉動,可見我對錢的使用非常恐懼!而且他也在提醒我 ,我本來就有的富足。
附錄二
小美覺察到自己的信念
小美說:「老師,請問一下我今天發現到自己有個奇怪的舉動,想探討一下,就是有時候我知道對方需要幫忙,但是其實我心裏不是很想幫她,但是我又會去問她是否需要協助,當她真的需要協助時,我又會覺得好麻煩哦!~我想起我從以前好像就滿常這樣的,請問我是在討愛,討對方人情嗎?~還是有其他深層的意義我沒發現 ?」
我:「這裏頭有一個核心信念在操控妳! 我們來探索它。為什麼你明明不想做,卻要去幫忙?你想從她的身上獲得什麼好處?」
「因為我認為這個朋友,她也是真心對我好的,所以今天問了她是否需要協助。 我目前沒想到什麼好處,…應該是想讓她知道,我能為她做一些事情,讓她覺得我還存在。」
「你如果不幫她,你擔心什麼後果?」
「怕她以後不會再尋求我的幫助,好像少了一個姐妹。 哈哈哈…好像知道了一點點了。」
「所以你相信幫她可以得到友誼。」
「對的,因為以前她喜歡麻煩我很多事情,有時候我不想 ,卻不好意思拒絕,而當她真的不尋求了,我又。。。」
「你又會怕她離開你或不理你?」
「沒錯,我怕再也沒人重視我。原來我以前一直都在做這種交換友誼的遊戲。我表面看似獨立,其實我很害怕孤單。」
「你現在打開了自我覺察的層次!」
「還有很多禮物等著我拆,等著我領。」
「等一下!打鐵趁熱,還有東西要釐清。」
「哈哈哈 老師怎麼這麼厲害,好的,來釐清。」
「你為了「不孤單」,所以勉強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因為你認為與其落得沒人理你,不如去做吧!」
「是的,但其實我心裏不是真心想做。」
「你出於什麼理由而勉強自己呢?你內心深處最怕的是什麼?」
「怕被遺忘 …怕不存在。」
「所以你相信自己會...」
「我相信自己是會被遺忘,所以一直發出人家尋求我幫助的訊號,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太好了!你看見自己了!」
「好大的發現!我一直認為自己沒價值,才會做一堆事情來證明自己會很多事情。我懂了,我要開始學習轉化。」
「這就你的核心信念:你相信自己沒價值,才會做一堆事情來證明自己會很多事情。 仔細看看你寫的發現,”我相信自己是會被遺忘的,所以一直發出人家尋求我幫助的訊號,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我一直認為自己沒價值,才會做一堆事情來證明自己會很多事情。怕孤單,所以一直都在做這種交換友誼的遊戲。” 看得出來這些想法讓你活得焦慮不安嗎? 它們釋放出一種低頻的磁性振動,吸引來它的實相,變成你的體驗。」
「是的,一直都是如此!好開心發現了,哈哈哈,有種莫名的興奮跟開心。」
「因為核心的信念曝光後,你自然就會改變。」
「謝謝老師 我相信我即將改變。」
「我們會有part
two 。」
「好的,期待二部曲。」
「你先消化今天的對話。」
「好的沒問題,我會反覆看這些發現。」
小美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困惑,但經由一問一答的探索與自我審視,她終於把產生焦慮的信念帶到意識的光中。而惱人的信念一旦曝光,就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被小美緊抓不放,所以她那時才會突然興奮跟開心起來。
賽斯剛好有一小段口授談到相同的主題,我把它抄錄下來,做為二部曲。
他說:「魯柏看到“他相信他必須以寫作來使他的存在合理化”這個信念,這是因為他不信任他自己存在的基本權利。
在我的讀者之中,許多人也有同樣的“去為存在辯護”的不自然的需要,而各種不同的核心信念被建立起來,以隱藏這個內在的不安感。
你可能藉著生育來”使你的生命合理化”然後把你的孩子栓著,永遠不願讓他們走。或者你也許用職業來取代。但在所有這些情況,你必須…明白你顯然在宇宙裡面有跟一隻松鼠、一隻螞蟻或一片樹葉同樣多的地位。你對它們生存的權利沒有疑問,為什麼要懷疑你自己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