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傾聽朋友那些使你精神低落的故事?你是否讓他們講個不停,早已超過你能忍受的程度?彷彿除了傾聽他們訴苦,盡情抒發外,你別無他法。
隱忍不説是人際關係惡化的關鍵;表達清楚的界線,允許了解發生,才是關係更加親近的墊腳石。原則如下:
「願意接受就做,不能接受就停止,儘可能把內心真正的想法表露無遺。」
所以當我們正在忍受對方喋喋不休訴說悲痛時,不妨問自己,「為什麼我對別人,覺得必須盡這樣的義務?」或問自己:「我到底真的對他們有幫助嗎?他們是否有能力接受我的幫助?」利用這情境去了解自己的信念。
甚至在與常常抱怨或訴苦的朋友見面交談之前,可以先自問 :「我是否有任何做到療癒或把他們帶到更高境界的想法?」如果沒有,就要認真考慮是否赴約,因為讓別人如跳針般訴苦會害他越陷越深,更何況我們不欠任何人時間和精力。如果我們願意尊重自己,那麼外在世界自然也將如實反映出我們的寶貴價值。
事實上,真正的慈悲並不是聞聲救苦,一味的犧牲和付出,或用這尺度去丈量別人,一口咬定他們沒有慈悲心。慈悲是指我們能夠尊重自己的意願,以及信任别人有滿足他自己需求的能力。再者,因為我們尊重自己,自然也會尊重別人的意願,所以不至於會為了別人拒絕我們的請求而生氣。在新的尺度裡,我們變得容易理解別人,也不會把自己當成受害者。
事實上,真正的慈悲並不是聞聲救苦,一味的犧牲和付出,或用這尺度去丈量別人,一口咬定他們沒有慈悲心。慈悲是指我們能夠尊重自己的意願,以及信任别人有滿足他自己需求的能力。再者,因為我們尊重自己,自然也會尊重別人的意願,所以不至於會為了別人拒絕我們的請求而生氣。在新的尺度裡,我們變得容易理解別人,也不會把自己當成受害者。
一個實例
小美:「我有一個問題想問~
為什麼2018年我新認識的朋友幾乎是得癌症,不然就是伴侶得癌來訴苦的,還有喪偶來訴苦的。我吸引了這些人需要我傾聽的,我不知道什麼信念吸引來這些人? 我心理有點酸,有點難過。我不覺得我是吝於付出的人,我想要交朋友,互相關心,可是來的都是需要我關注的朋友,他們的困境已經無暇關心別人,我不知道我的什麼行為或態度會讓人一直向我吐情緒,我不知道這到底反應的是什麼問題⋯」
我說:「向內看,問問自己「如果沒有吸引這些類型的朋友,我就無法瞭解什麼?」
為什麼2018年我新認識的朋友幾乎是得癌症,不然就是伴侶得癌來訴苦的,還有喪偶來訴苦的。我吸引了這些人需要我傾聽的,我不知道什麼信念吸引來這些人? 我心理有點酸,有點難過。我不覺得我是吝於付出的人,我想要交朋友,互相關心,可是來的都是需要我關注的朋友,他們的困境已經無暇關心別人,我不知道我的什麼行為或態度會讓人一直向我吐情緒,我不知道這到底反應的是什麼問題⋯」
我說:「向內看,問問自己「如果沒有吸引這些類型的朋友,我就無法瞭解什麼?」
「我想想」(小美沉默了一會兒)
「妳喜歡別人一直來向妳訴苦嗎?」
「不喜歡! 」
「那妳有向他們表達妳的想法嗎?」
「以前別人來訴苦,我很樂意聼。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不想聼。」
「不想聽的原因是什麼?」
「以前別人來訴苦,我很樂意聼。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不想聼。」
「不想聽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我需要的是互相關心。」
「所以妳說最近認識的朋友都沒有和妳互相關心,這是指甚麼?」
「他們一直都說給我聽或問我,而對我的事都漠不關心。」
「那妳有向他們表達真實的想法嗎?」
「怎麼說? 別人哭的唏哩嘩啦。」
「用聲音,請他們停下來,明白表示妳不想再聽下去。」
「用聲音,請他們停下來,明白表示妳不想再聽下去。」
「我會轉移話題或盡量少碰面。」
「這是逃走的聲明,妳不允許別人了解妳。」
「嗯。」
「現在妳知道妳為什麼吸引這類型的人嗎?」
「請妳看三次,我們剛才的對話。」
「現在妳知道妳為什麼吸引這類型的人嗎?」
「請妳看三次,我們剛才的對話。」
幾分鐘後小美說:「因為我需要被關心?」
「因為妳沒有講出真話。妳沒有用行動表達對自己的關心!」
「因為妳沒有講出真話。妳沒有用行動表達對自己的關心!」
「我已經盡力在關心自己了。」
「我知道你的努力,可是妳的實際作為卻不是如此。」
「轉移話題嗎? 」
「不是指這個。仔細回想,妳實際上已經聽了一大段了,才會覺得難過。這就是妳的實際行動: 妳在忍受他們或是等待對方傾聽妳。」
「嗯。」
「如果妳在感覺不對勁時,就立即停止,讓對方清楚明白妳的真實感受,那妳就不會難過。所以這情境在教妳「建立界線」。不然,每次妳會因這個問題而感到人際壓力,然後逃開。」
「瞭解。我現在不知道要説什麼? 我真的很難過…」
「瞭解。我現在不知道要説什麼? 我真的很難過…」
「妳沒有問題,妳正在學習,這是過程。」
「一直很想哭,真的很困惑。」
「妳的真實想法: 我喜歡交朋友,互相關心,不要只有我單方面的付出。這很美麗,把它表達出來,就是照顧自己的需求。」
「有的剛認識根本搞不清楚,朋友都需要交往認識。只是出現太多,我感到太困惑了。」
「這是有原因的。如果只有一二位,不會引起妳的反應。吸引一大堆,妳才會開始驚覺情況不對勁而想探索它。該情境正在提醒妳,不想聽的時候踩煞車而且妳有一個混亂的信念。」
「謝謝🙏。」
「要知道,在那些妳勉強自己聽他們訴苦的時候,妳並沒有真正幫助到他們。他們反而陷更深了。」
「是喔,太糟了。」
「妳可以告訴他:「我不想聽這些故事,因為聽了很不舒服。」或「我現在沒有能力幫你,等我能力強大且穩定時,再來幫你。」然後停止這個話題。」
「在哭的時候也這樣嗎?」
「當然。只要你有例外,例外就會一再找上門。」
「説不太出來... 」
「妳害怕什麼?」
「對方正在傷心説的時候,我停止不聽,不是很傷人嗎? 」
「妳害怕什麼?」
「對方正在傷心説的時候,我停止不聽,不是很傷人嗎? 」
「這就是妳的混亂信念: 聽了,很不舒服 ; 不聽又怕傷害人。」
「向他們表達妳的真實想法。如果妳只能勉強自己去做「別人期待的人」,那真正的妳跑到哪裡去 ? 他們根本就沒有機會了解妳 ! 」
「我會找適當時機再説。不要對方正抒發時馬上説,可以嗎?」
「這個行動在聲明 : 妳選擇忍受聽下去,然後等妳受不了後,再逃走。」
「我會找適當時機再説。不要對方正抒發時馬上説,可以嗎?」
「這個行動在聲明 : 妳選擇忍受聽下去,然後等妳受不了後,再逃走。」
「啊!」
「當妳表達真實想法時,他可能會有意見,但他的靈魂會感謝你,因為靈魂知道那些妳勉強傾聽訴苦的行為,沒有真正幫助到他。妳的同情,會讓他更加相信自己的苦,更加認同自己是受害者而無法自拔。」
「就是要馬上斷那個能量流的意思。」
「就是要馬上斷那個能量流的意思。」
「對,在感覺不舒服的當下。或是在釐清自己真正的想法後,就表達出來。」
「好。」
「不要害怕對方的反應,穩定自己,提升彼此。不要因為害怕而一起苦。」
「不知道這信念這麼影響我。」
「這是妳的課題。
現在妳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
「如果沒有吸引這些類型的朋友,我就無法瞭解什麼?」
「如果沒有吸引這些類型的朋友,我就無法瞭解什麼?」
「表達真實自己的重要。」
「太好了!。」
「但我仍有疑惑,當聽訴苦而身體不舒服時,我不確定是自己投射厭惡,還是單純感知到對方的問題。我會一直想檢討自己,希望找出投射原因,否則我永遠不能自在和朋友相處。這也算自我批叛嗎?我一直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太介意,別人就沒這感覺,是自己有問題。就上面這些想法纒來纒去。」
「不要想得太複雜,投射的原理很簡單: 妳渴望別人的溫暖與關懷,自然會吸引來一心渴望別人關懷的人。如同鏡子,他們會反射出妳的樣子。當妳學會「界線」,跟朋友一起就會自在。因為劃清界線意味著「妳很尊重自己」,外界會如妳尊重自己般反射回來。無論如何,請妳相信自己的直覺和身體反應。即使有扭曲的信念夾雜其中,它仍是妳最可靠的指南針。然後放掉那些會榨取妳精力的人。妳沒有義務要為他們負責。」
「不要想得太複雜,投射的原理很簡單: 妳渴望別人的溫暖與關懷,自然會吸引來一心渴望別人關懷的人。如同鏡子,他們會反射出妳的樣子。當妳學會「界線」,跟朋友一起就會自在。因為劃清界線意味著「妳很尊重自己」,外界會如妳尊重自己般反射回來。無論如何,請妳相信自己的直覺和身體反應。即使有扭曲的信念夾雜其中,它仍是妳最可靠的指南針。然後放掉那些會榨取妳精力的人。妳沒有義務要為他們負責。」
「嗯,謝謝🙏
我值得過快樂的日子!我要學會界線。」
我值得過快樂的日子!我要學會界線。」
「補充一下。
尊重自己是一個開悟的觀點。
當我們從這個角度觀察日常生活時,每件事都會變成「在這種狀況下,我要如何表現出尊重自己的聲明的機會。」於是我們能夠看見每個情境都在粹煉自己的勇氣、智慧與創意。」
「嗯。現在很開心,我知道原因了,也知道方法,接著就是去做就好了。」
當我們從這個角度觀察日常生活時,每件事都會變成「在這種狀況下,我要如何表現出尊重自己的聲明的機會。」於是我們能夠看見每個情境都在粹煉自己的勇氣、智慧與創意。」
「嗯。現在很開心,我知道原因了,也知道方法,接著就是去做就好了。」
「勇敢表達妳是誰! 」
允許別人認識真實的妳
放手讓他們決定是否想跟真正的妳相處
如果他們願意,自然會留下來
妳將從他們對妳的態度中看見被人尊重的倒影
長遠來看,這只會讓妳有得而不會有失
因為妳不需要滿足那些一味要求妳符合他們期待的人
妳勇敢表達真實的自己,讓他們能夠懂妳
並且完全尊重他們的決定
每個靈魂都深具智慧,聰明到不可能迷失
每個人無論繞得多遠,都在自己的成道的路上
附錄一
有一對我很喜歡治療的母子,因為調整的過程總是很快樂。有一次,這個媽媽把她的時段讓給兒子,但那時她也不舒服。我看見了,所以我就主動多花5分鐘快速調整她的身體,以解一時之急。
可是她下次來時又是安排小孩,然後直接要求我另播5分鐘去調整她,我感覺到不對勁,一邊骨療,一邊釐清自己的想法。然後在下次預定時間之前,我特地寫了簡訊給她。訊息如下:
「下次開始,能不能請妳和兒子之間,選一個人來治療?如果另外一個人需要,我們再安排別的時間。
我的想法:
同個時間調整兩個人,動作要加快,這會打亂我的節奏,我變得很緊張。偶爾為之,應急還好。但如果變成常態,這會讓我想到你們就緊張。此外,我安排每人半個小時的療程是有意義的,因為回復健康不是只把骨頭調正而已。身體能達到完全的放鬆,才是關鍵。否則一段較長的時間下來,妳會發現效果打了很多折扣,幾乎原地踏步。我不喜歡這樣,也不喜歡緊張地調整別人。請你能理解我的想法。」
她說:「好的。」
我說:「謝謝。」
然後她傳回一個微笑圖樣。
之後她再也沒有要求母子二人共用一個時間了,而且迄今為止我們相處很愉快。規律的見面,沒有什麼嫌隙,因為我畫了一條清楚的界線。
如果當時她不願意接受我的聲明,那我們大概就會因為不同的振動頻率而分開。我將吸引新的而且願意接受真實的我的人取代她的位置,而她會去吸引一個願意同個時段調整她母子二人的治療師。然後我們將在各自的旅程中和不同的人聚合,以學習自己需要了解的東西。
附錄二
「不論何時,當一定要說出你的真理時,請在愛中啟齒。 仁慈那些尚不能接受的人,因為這就是你的任務。
為那些準備好要聆聽的人,在喜悅中開口演說, 用你誠實審視後的內容,跟他們講話。」光之靈Emmanue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