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從情緒的線索找到自己生命的課題

當一個人進入人生的學校,就必須願意接受整個課程。但這不意味著我們注定要受罪。一旦我們下定決心,不再活在恐懼裡,從頭到尾接受課程的安排,沒有抗拒或逃避,甚至大聲說出「我來了!」,然後正面地回應它。 我們就可以平靜地穿越所有生命的課題。



一個真實例子
小美說:「陳醫師:您二月22日的文章呼應了我這兩天發生的事件,一切都是與內我頻率的振動,從小到大處在恐懼中,不敢真實表現出自己,一直是爸媽眼中聽話的小孩,和大家相處總是委屈求全,直到第一段婚變,當時我也不敢跟第三者去爭取當時的另一半,因為從小就想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當一個賢內助好媽媽,也因為這樣又進入第二段婚姻,從此展開不一樣的人生,也慢慢找回真實的我。
這兩天和同事發生衝突,我不再委屈自己,只是EQ不好的自己,不能心平氣和的表達,最終自己還處在受害者角色,覺得委屈,但也因此察覺到還穿著受害者的衣服。」

:「好棒,妳開始覺察自己了! 試著去傾聽這個事件想要告訴你的訊息!妳可以從情緒下手,來獲得明晰。現在我用五個步驟引導妳,讓你日後有跡可循,以學會這個傾聽自己內在的技巧。
第一步驟是準確說出你的情緒。這件事讓妳感到難過?生氣?還是怨恨?」

「生氣。但這當中有連結不同時期的事件。」

第二步驟就是去問自己,「我真正在氣什麼,或他不應該... ,或他應該...

「她不應該」

「要完整的說出來」

「因為我會覺得已經跟她說,她還這樣說話,挖哭」

「所以她不應該這樣説話?」

「對」

「她説了什麼?」

「因我已口頭告知這兩天忙,週五再給他檔案,可是她二話不說,直接寄信給主管,說我把文件丟給她就不管了。」

「所以妳氣她告訴主管妳把文件丟給她就不管了。」

「重點是,這不是我一定要做的事。」

「可是你卻做了,所以你生氣嗎? 我實在聽不出來妳真正在氣什麼。」

「重點是第二天,她把我印的文件弄亂,然後我勇敢請她弄好,可是她不弄,所以我把文件交她的主管処理。雙方主管才出面處理。而這次我也跟主管堅持不做這件事,最後主管自己做了。」

「你沒有勉強自己去做,那妳到底在氣什麼?妳堅持她一定要弄整齊嗎?」

「不是。我是氣她寄信給主管,她是㧓爬子」

「對你而言,告狀這件事代表什麼?」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怕告狀?

「但她告你狀,就是你最憤怒的原因嗎?

「對,因為我也是在幫她的忙,可是她反過來告我一狀,弄到我裏外不是人」

「請你仔細讀三次我們剛才的對話,找出妳真正在氣什麼?

三分鐘後小美說:
「我不想成為不負責任的人。」

「妳為什麼害怕自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

「因為前段婚姻,對方不負責任,我討厭不負責任的人。」

「沒錯,事情的整個脈絡即將浮現。它跟這段婚姻有關連,妳痛恨不負責任的人。」

「難怪我不想被貼一様的標籤,每個人的身邊都有這樣的人」

「妳審判了前夫,而且你在每個人的身旁看見不負責的人! 你活在「不負責任」的隂影裏。」

「我沒拔掉有色眼鏡,用另一角度看他們,所以不能接受這樣的情況發生。所以我要重新定義,這事才能過去?

「慢一點! 還有東西沒有弄清楚。
第三步驟是反思自己。妳會常常擔心自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嗎?」

「沒想過」

「妳會常常勉強自己做到負責任嗎?」

「有時候會。」

「妳會常常看到「不負責任的人」?」

「我家大伯就是,而且我認為每家總有一個。」

「妳說:「我不想被貼一様的標籤。」可是妳卻到處貼別人標籤?」

「對」

「妳有反思這個現象嗎?」

「沒,現在才看到。」

「去想想一個常常貼別人小氣標籤的人,他是那麼注意這個標籤,那他會不會常常害怕被人說「小氣」呢?」

「會怕」

「事實上,他掉進自己設下的陷阱(恐懼)裏,因為他一直注意別人是不是小氣,所以他變得害怕別人說他小氣。」

「所以我要把自己貼的標籤一一列出,再每個重新下定義嗎?」

「不要那麼快! 否則你會錯過精彩之處。在反思自己的過程中,妳會覺察自己一些狀況。真正看見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之後,才可以進入下個階段。
第四步驟,找出自己關注「負責任」的原因與脈絡。請你閉上眼睛,轉向內在,搜尋過去的記憶,直到找到類似的事件為止。」

「從小的教條,做人應該負責」

「請妳回憶事件而非想到教條。你發生過什麼,被人罵「不負責任」的事件嗎?」

「小時候,曾有一次在我的生日,我約了同學來家裡慶祝,而我卻自個在外面玩,忘了回家慶生,結果被父親痛罵我很不負責任,從此我就很要求自己負責。」

「還有嗎?在日常生活中感覺很像的事件?

「沒,印象深刻就那件事。噢,我還記得小時候帶妹去抽糖果,妹的沒了在哭,我也會害怕她回去告媽,所以把自己的再給她。」

「這是害怕被告狀的回憶。有沒有跟當前同事告狀很像遭遇?」

「前一陣子,媽生病送醫院,我送去台北醫院,靠近我家。那次被哥說沒送台中。是我負了責還被指責,感覺到我裏外不是人。」

「這跟同事這件事是不是很像?裏外不是人!

「對! 常有這事發生。」

「就是這個東西! 妳一再重複地發生這種事,因為你無法體會它想告訴妳的訊息。如果妳學著把生命視作一個整體,不再把每件事看成彼此毫無關聯,就會看見其中的脈絡,而且聽懂上天想告訴妳: 妳有一個潛意識的信念或態度走偏了!」

「不懂」

「妳一直碰到這種裏外不是人的事情,難道沒有原因嗎?」

「因為我把別人的事拿來做了,我以前不太分的清楚那件事該我做。這陣子我用不同思維想事情,來決定該誰做。」

「因為妳怕別人說妳不負責任,就儘量自己做,所以妳很難區分什麼事是別人的事。」

「對,陳醫師說的沒錯。」

「而它也連結一些想法,例如,多做事,代表我是負責的,好心人等等,」

「對! 完全正確,我不想讓別人覺得我在推卸責任。」

「原本妳那麼擔心被別人指責不負責的狀態,就足以讓你頭腦不清了。再加上好心人的想法,只會更加困惑你,於是妳很難明晰事情究竟該由誰做。」

「對。」

「所以妳不是打從心底,真心地想做這些事。妳是為了怕別人說話而做的。」

「對,我只是不想讓別人說我不負責任。偶爾我會強迫自己去做一些很不喜歡的事。」

「你有意識到你總是因為恐懼而去做事情嗎? 妳曾經出於熱情、興奮、喜悅、津津有味、感謝或單純的歡喜去做事情嗎? 這才是活在愛中的感覺。」

「對,所以我還沒有找到生命的熱情。我也一直在尋找,如何能有熱情?

「顯然你的生命課題是不要選擇論斷!因為它的後果不是你喜歡的。
 
下面是這個事件想要告訴妳的訊息:
妳為什麼要論斷別人不負責任,然後讓自己困在害怕被人批評的恐懼裡? 結果妳那裏都去不了,只能卡在這裏,讓生命動彈不得。妳不需要這樣為難自己,何不走向喜悅與熱情呢?

「謝謝陳醫師引導,我聽到了!

「這個事件最精采的地方就在此!生命要妳負起真正的責任,從自己開始改變。接下來是第五步驟:做出一個行動去回應這個訊息!

「列清單?

「不是這樣的,要先回應生命的訊息!妳決定如何回答它呢?

「用其它角度看事情,或單純的陳述事情,不要貼任何標籤。」

「很好,妳說出了原則,但是具體方法呢?」


「我建議妳用零極限的四句話,去對待妳原本想要批評的人。」

「好的,謝謝你的建議。」

「例如,看到小孩把飯桌弄亂了,不要罵,不要生氣。安靜下來,閉上眼睛,專注地唸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專心的反複唸誦,直到心情平靜為止。同時告訴自己這裡完全不需要我的批評指正,事情發生都有正面的理由,只是我現在沒看出來而已

一想到前夫或你家大伯,也如此唸誦。甚至發現自己在批評自己時,例如我好笨,我沒有價值,我的婚姻不幸,我很差勁或我的身材不好,就趕緊轉移注意力,專心念四句話。」

「謝謝」

「你現在還在氣同事嗎?還會覺得委屈嗎?

「沒了」

「因為你發現了生命的秘密。讓我把它說清楚:
這件事的發生,其實是你靈魂的精心安排。他知道你同事的個性,也知道你長期陷入論斷的泥沼裡,於是引領你們倆觸發化學反應。再次勾起你的負面情緒,讓你渾身不舒服,逼得你去找答案,因為他想幫你離開反複發生的牢籠。而且你的靈魂知道你會來找我,也知道我將提供你「探索自己內在答案的技巧」,甚至放上部落格,給其他需要的人觀摩反思。所以一切就這樣發生了。」

「謝謝您。」

「這一次請妳好好做,帶著一顆感激生命美妙安排的心,平靜地穿越它,以結束這個經常困擾妳的課題。也請妳多看幾次我們的對話,每天讀它,連續二週,直到有深刻的了解。」

「好」


附錄
小美花了數十年的時間所換來的深刻教訓:「不要選擇論斷」。 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馬太福音7:2)”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馬太福音7:3-6)



整個教訓如下:
「因為她不斷地為別人貼上「不負責任的標籤」,這種行為讓她貫注在「不負責的恐懼能量圈」裏,所以她對任何人說她不負責任的聲音,會變得非常敏感與害怕。而為了避開「被貼上那個標籤」,她只好勉強自己去做那些「符合負責任形象」的事情,可是這些事情都不是她真心想做的,所以她掙扎,抗拒,混亂,輪迴在「裏外不是人」的牢籠裏。

只要她放下論斷別人的習性,把注意力放在感恩與愛上,壓力就會立刻解除。因為生命祕法只有一個: 你注意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



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了解你所選擇的生命主題

在同一個時間觀看人生不同時段的畫面,你將看懂你的人生,因為你會發現某些一再重複的模式或課題。很像看到由很多塊小拼圖組成一個清楚的圖案的那種領悟,它們並非一串不連貫的事件。於是你會了解這件事、那件事和這些人彼此的關聯,而且明白一直不斷出現的挑戰,究竟想要啟發你什麼。


接下來我將示範我自己一個生命主題的脈絡。(我這一生有七個需要探索的主題並且牽連糾葛形成我的生命特色)


回顧我人生的前半場

父親的巴掌與羞辱,堂哥們的嘲笑與欺凌,小學和國中同學的毆打與霸凌,服兵役的逼迫與折磨,以及父親不斷偏袒妹妹,為我烙下了一個深深的印記。

我三到七歲的時候,住在老家的三合院裡,爸媽經常外出工作,把我和妹妹留在家,我常常覺得自己孤零零的很可憐。那時一群堂哥經常嘲弄我,欺凌我。當時我好希望爸媽可以留在身旁保護我,因為我怕極了,我很小,他們都很高大,可是爸爸卻只愛妹妹,時不時地甩我巴掌,或嘲笑我是大傻瓜。(他喜歡叫我憨大頭,即使在我四十歲時,還不時聽到他這樣叫我)

我還記得五歲時有一次我看了大伯父一眼,結果被他狠狠打了一巴掌,整個臉都腫了起來。我不斷經驗到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會被修理的印象。

小學同學林X華因為知道我喜歡某個女同學,竟出手打我踹我,因為他也喜歡她。(我當時應該還手的,至少也要止住他,或怒吼他。我不需要那樣害怕,而默許了暴力,讓自己受傷!)

國中時,我無意地惹到某個惡棍同學,結果遭受到霸凌。他甚至找來一群人來圍毆我。因為我很害怕而不敢還手,所以他幾乎天天揍我,我也不敢告訴老師或爸媽,擔心他會更兇殘的報復我。我當時害怕極了,我將瘦小恐懼的形象放大到極致,我恨他如此粗暴待我;也氣爸媽不來保護我。

上了高中,我因為發現只要躲起來就不會被霸凌,所以封閉自己,把時間花在讀書上,同時我發覺書讀得好,可以蓋過內心的卑微的形象。

大學的環境相對平靜,沒有暴力威脅,只有一二個同學喜歡鬧我。

大四時發生車禍,受到父親拿醫院收據砸我頭的羞辱,我很害怕和難過!

服兵役時,我是預官少尉排長,恰好遇到極盡修理我的長官中尉輔導長。他一邊聯合所有的班長孤立我,另一方面不斷向連長營長說盡我的壞話,只要連長不在的時候,他就常常當著所有士兵的面前罵我,而且對我做各種不合理要求。例如放三天連假 他就要我休兩天,回部隊後,隔天再休一天,讓我從台北往返宜蘭二次,增加我的交通負擔,假期也變短。當時我被逼得快要發瘋,好幾次想拿槍衝進他的房間殺死他,可是因為內心很害怕而作罷。

退伍後回母校當助教,系主任也是不斷丟業務給我,讓我苦不堪言,所以忍耐了三年後,就離開大學的工作了。

開始執行骨療的前幾年時,也遇到許多病人的額外要求,我都不敢拒絕,
我覺得壓力好大。

結婚後,我開始感受老婆給我的龐大壓力,幾乎每件事情,我都不敢拒絕。

老大女兒出生後 我也覺得她會要求我,我也不敢拒絕,我覺她常常爬到我的頭上

我的父親在我開始工作以後,只要有好處的,就歸屬妹妹 ; 而要繳錢付費供養的,就向我拿。他經常說那句經典名: 「妹妹只有一個,你要讓她。」

然後累積近四十年的憤怒! 終於在發生父親分配母親遺產事件時,我爆發了。我第一次對父親和妹妹發出不公平怒吼。我當時的想法是 我對你們那麼好,為什麼你們卻粗暴待我? 你們為什麼始終都不尊重我? 我實在受夠了! ”

就在這個時候我開始改變。


現在回顧這些往事,一切都變得很清楚。我看見自己在幼小時期把自己當成可憐蟲,經常擔心別人的欺凌,而期待大人的保護。國中時期,我刻意表現一副自大驕傲的樣子,來掩飾內心弱小可憐的形象。但是不論我用甚麼方法遮掩,都會被人洞悉,因為這是發生在心電感應的層面。當時我用驕傲的面具去遮蔽自卑,但這種行為只是討打而已! 結果我吸引了挨揍和圍毆的霸凌。高中和大學我躲起來,但這並不代表我過關了,等到服兵役和出社會後,相同的事件又出現,只是不過這時身體的暴力威脅,變成心理的逼迫與要脅,我仍穿著相同的戲服,上演一場自己看不懂的戲。

如果我在39歲前過世的話,那我在做生命回顧時,清清楚楚看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後,恐怕會說: 「沒想到上天給了我無數多的機會去作真實的自己,可是我卻一再的錯過!」我好像白活了,我怎麼一直用行動去告訴這個世界「我是可憐蟲」?為什麼我不敢去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呢?為什麼我會一再選擇恐懼,怕表達自己的想法後會受到懲罰

每一次我選擇了默許暴力,我是一隻可憐蟲。
每一次我選擇了感覺害怕,不敢拒絕別人,我變成一隻惶恐的可憐蟲。
每一次我不敢挺身而出,表達我自己,我就是做了相同的選擇。

攤開這些畫面,讓我看見,長期以來我沒有給自己的一份尊重與關愛,我活在恐懼中所以很明顯的,這個脈絡呈現的主題就是 ”勇敢地愛自己與尊重自己

就在我向父親發出怒吼,拒絕他的不合理要求的那一刻起,我終於明白我必須實際去行動,才能代表我真正學會了「尊重自己」。後來又過了七年,我邊行動邊覺察自己,從剛開始「硬碰硬」,到「溫柔堅定」,再到「享受自然的陪伴」,我終於結束了這個模式。且說現在遇到別人的要求,如果我沒有出於真心想做,我一定會帶著愛心拒絕的。

現在我可以以平衡的方式穿越人生,

以喜悅的方式探索生命的主題,不再活在恐懼的世界裡,

因為我走過來了。




附錄
我有七個生命主題以及若干小課題,這篇文章揭露的只是其一,而在這些主題的上面,還有一個共同的大標題:「我到底是誰? 其實這是每個人都必須探索的問題。 以下是我對我是誰的簡易答案:

活得最痛快的那個我,就是真實的自己。

發自內心,毫無畏無懼説出真心話,就是真正的自己。

盡興、開心、療癒的時候,就是真正的自己。

跳著快樂的魔法舞去工作的人,就是真實的自己。

我沒有受到限制,我想當誰就當誰。但我時時刻刻地都在覺察自己做了什麼選擇,而我只會選擇當我最喜歡的自己。

我是人,也是靈。


我是給這個世界的禮物。

2017年2月10日 星期五

荷歐波諾波諾的活用法

我提供的方法,不外乎利用外在環境與自己情緒的碰觸反應,來覺察自己潛意識的信念與自我定義。如果不喜歡這些信念,就為自己量身剪裁全新的信念或自我定義,然後植入它們,讓自己有一個不同的視角去看世界。一旦我們學會了「覺察自己與重新選擇的模式」,那麼就可以輕易理解其他流行於世上的心靈妙法,進而把它們轉為己用。今天我要示範如何把它融入「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的方法。

零極限有四句話「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修•藍博士用它來清理一切記憶。他強調不需要誠心唸這四句話,只要機械式反複唸誦,就可以擦去負面記憶,瞬時進入零或空的狀態,然後去接收神聖存在的靈感以行動。


三個實例


, 某天晚上老婆不斷地生氣責指與抱怨。看到我,就唸為何不早一點去洗衣服,看見小孩,就唸怎麼不打掃房間,東西怎麼不快點收好...。那時我靜靜的沒回應她,只是浮現:她為什麼不停抱怨"的念頭當下我就意識到自己心情變重了,於是立刻反觀自己的內在。

我問自己,莫非我之內也有一個不耐煩的部分?不然我怎會有沉重反應。而那造成煩躁的信念是甚麼?或者我的視角(戲服)是什麼,才會對她不停地指責產生共鳴呢

!我知道了! 「唯有我認為她不應該抱怨個不停時,我才會對她的行為產生不耐煩的情緒! 」原來我的內在有這麼一個角落,十分僵硬沒有彈性,認為別人應該如何又如何。

當時我反問自己:「為何老婆必須符合我的期待為何她必須遵從我的應該和不應該的意見我怎麼會如此荒謬去設定標準,然後要求別人要遵行它? 我剛才做了一個迫使自己離開平靜的選擇呢! 我難道不能體諒她的處境嗎? 為什麼我在沒傾聽她的理由之前,就直接對她做出審判? 我忘記她也是偉大的靈魂嗎? 她有她的路要走,而且她在啟發我!  我剛才在在幹甚麼?!  歐耶!謝謝老婆的提醒!」我同時間內心浮現二個感覺一個是感謝老婆,另外是挖到一個影響我內心平靜的信念而開心我抬頭看她完全沒有注意到她仍在抱怨中

那天日記上寫著:
「老婆對不起,我只是聽見妳在抱怨或罵人就想把自身的不舒服怪罪於妳。請原諒我剛才失去與大我的連結,對妳產生了偏見,無法看見你正在啟發我。謝謝妳的示現與提醒,讓我發現一個影響我平靜的"僵硬信念",妳總是在日常生活上幫助我成長。我愛妳,我們永遠合一。」

我把自己對整個事件的理解與了悟,溶入零極限的四句話的結構裡,日後我只要看到這個量身訂做的句子,就會有飄飄然的感覺!  現在老婆時不時地仍會打罵小孩或念我。而我不是專注做自己事情,就是慈悲她的處境,把平靜感染給她(釋放她的壓力可是我不再有不舒服的感覺,因為我的視角已經改變: 我尊重她的生命議程與進度,她正在學習轉化她的恐懼焦慮與憤怒課題。她有她的路要走,我只要平靜地在旁享受陪伴與關愛就很Okay而且她跟我都是偉大的靈魂,此刻的方式完全合法有效值得我尊重

, 有個婦女問修藍博士,「我的老公很容易生氣,總是在大吼大叫。只要清理,他就會變溫柔嗎?」修藍博士回答說: 「以修正老公易怒性格為目的進行清理,是不對的。原因全都存在你的記憶裡,所以該清理的不是他,而是妳。這就是荷歐波諾波諾的觀念。清理每個妳覺得「沒有人愛我,沒有人重視我的瞬間。」只要反覆說謝謝你我愛你就好。一而再,再而三,讓清理變成習慣。

我認為,如果不想在"覺察自己與轉化視角上"下功夫,這倒是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只要反覆說「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然後專注其上,隨時隨地跟一切萬物做清理,像修藍博士那樣連睡覺都在荷歐波諾波諾,幾乎把自己變成這四句平靜美麗的聲音。而且實際上修藍博士有覺察到那位婦人的戲服:她把自己當成一個"沒有人愛,沒有人重視"的人這些細節大概就是荷歐波諾波諾在修藍博士身上發揮效用的原因吧?!


,善用大自然的意象。我常常跟植物說話,藉由欣賞它們的美麗而提升自己的振動頻率(好心情)。無論在山上的樹林,公園,路邊,院子或陽台上的盆栽的花與樹,只要有時間,我都會仔細觀察它們,摸摸它們,然後說: 「謝謝你的美麗,讓我好開心。我愛你。」或「謝謝你提醒我的美好,我愛你。」或「謝謝你,我愛你。」此時我通常會收到一些意象,例如一朵花的甜美笑容的回饋,或是樹木爽朗的笑聲。有一次我和一棵正在掉落葉子的櫻花樹交換想法,它給了我一個冬天落葉就像人類換下舊衣服的畫面,原來它很開心地準備換上春天的新衣裳呢!


我的經驗是,大約花個五到十分鐘跟花兒與樹木互動,就會對這個世界產生美好的連結感受。最後請大家發揮想像力與海洋,星星,礦石或小動物進行荷歐波諾波諾的愉悅互動。



附錄
荷歐波諾波諾是自古流傳於夏威夷的方法,現代版的形式由莫兒娜 (morrnah nalamaku simeona )所創建。她生前常說:「我不想要信眾荷歐波諾波諾不需要夥伴與指導者。和你直接連接的,唯有神聖的存在。」



她對人際關係的看法(節錄自荷歐波諾波諾經典語錄 ):

比起其他任何事物,我們一定要先學會
愛「真正的自己」,也就是自性。


絕望、恐懼、孤獨⋯⋯
存在於不重視「自己」的地方。

人類相信,如果沒有與他人建立關係,
就會被孤獨淹沒,
事實不是這樣的。
擁有再多關係,你都不會滿足,
只有「真正的自己」能讓你滿足。
如果這是真相,
為什麼要與他人建立關係呢?
擁有關係,
能讓你偶爾體驗一體感與成就感。
話雖如此,
擁有關係卻不能讓你感受到
當自己合而為一的喜悅與滿足。

說到底,
重要的不是關係給了你什麼,
而是你給了關係什麼。

你可以給所有關係的,
只有—
「真正的自己」,
活出真正的自己,你就自由了。 

「真正的自己」就是愛與平靜,
可以與萬物分享。
當你體驗「真正的自己」時,就是完美。
當位於你之中的自己成為一個家庭(當自己的意識,潛意識和超意識和諧時)你就能深切感受到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