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時,我都是用正面迎向它的態度轉化情緒。首先我會讓自己的情感誠實流露,並且尊重我對那問題的感覺,接著我會進入內在探索它,從中學習,最後整合它,納入自己的生命色彩。所以實際上這些事件仍然存放在心上,但是感覺完全不同,因為它變成我的力量或智慧。只要常做,就會成習慣,甚至到後來,一察覺,就自動轉化了。
有時候,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我沒辦法立刻明白它的真正意義,即使深入探索,也看不清所以然,而必須要等到後續一些相關事件的發生,才能了解它的訊息。因為我走過這些歷程,所以我學會了不強求當下或短時間內必須明白一切,我會記錄它,允許它的意義以它自己的方式與節奏,突然變得清晰。
除了探索的方式外,用零極限的四句話,或運用生動的想像力,也能釋放負面的情緒。「想像」雖然不是真正發生的事情,可是它會產生真實的感受,所以我想介紹這個方法給大家參考。
三個實例
第一個例子
年紀稍長的小美: 「課題又來了。看著別人的故事都可以輕易了解明白,但是輪到自己時,在學著做"真實的自己"和"做(好)人"之間的平衡還是難以捏拿。我可以裝著無所謂,但自己知道沒有過關。我要如何經歷,才能像老師一樣,任何事情都可以船過水無痕,不放心上!
我看見自己生氣的地方,這次同學請我安排四天澎湖的旅程,第一天晚上為了一位同學的"公關"而改變餐廳,明明大家就吃不多,而且還一直說晚上要少吃點,卻"鄉愿"的默許... !
我卻無法默許~這是真實的自己。
那天我看到他們真的很努力的吃,還是剩下一些食物,如我事先預見,因為我不喜歡浪費食物...這是我不舒服的原因。然後又繼續懲罰自己,每個人都出一樣的錢,因為吃素,我覺得非常不值,CP值太低了~為自己找不爽的理由,我為甚麼不能心平氣和的接受呢!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可是這確實是當下真實的自己。我哪裡沒有通?請老師協助!
同時,另一個朋友,雖然感覺有些突然,卻仍很"大方"的欣然接受。所以她人緣不錯,(平常確實也很貼心),我卻覺得這是在討好,這是做人成功嗎? 」
我: 「妳有覺察力而且妳願意誠實審視自己,這是很大的進步,但是問題出在妳不清楚「默許」的定義。它是指
妳沒有採取自己真正喜歡的行動,妳默默地跟著大家走。一旦妳最後跟著大家的步伐走,妳就默許了它。而「不默許」,比如說,妳不畏懼大家的眼光或壓力,妳不討好別人,妳坦然告訴他們,妳選擇一個人去別的地方吃素,這就是「不默許」。妳表達了真實的自己,妳用行動告訴這個世界,妳可以享受群聚的熱鬧,也能安然品嘗獨處的寧靜。
所以,默許是指妳用行動聲明「同意」,而不默許是妳以行動表達「不同意」,就像甘地採取不合作的行動。他不討好大英帝國的權貴,也不畏懼它的壓力。他不同意英國人可以輕視印度人,最後他用「不合作運動」來聲明不默許。
妳看得出來,妳真正在氣什麼嗎?「妳違背了真實的自己,妳不喜歡去,卻去了。」妳默許了,所以妳有不舒服的感受。
這件事在問妳: 「不喜歡,為什麼要做呢? 做喜歡的事,不是更好嗎? 難道妳內心在害怕什麼?或顧忌什麼嗎? 還是妳有困惑的地方需要釐清呢?」
至於那個大方的同學表現欣然接受的樣子,他到底是出於真心或是討好別人?妳質疑這種行為就是做人成功嗎?其實關於他的真正想法,我不知道,而且也不必探究。我只需要看出,他是我內在投射出來的「我自己」的一部分,就可以了。我衷心感激他為我做了最好的服務。
怎麼說呢?如果我從他的行為,看到「討好和虛假」,那就代表我內在有一個「討好別人和虛假的部分」,否則我不會直接聯想到「討好與虛假」,而我會看到其他的東西。例如,我可能會看見「他活得很累」,如果我常勉強自己配合別人而覺得疲憊的話。或者我可能看見「他是開心的人」,因為我的內心深處,正洋溢著歡喜。所以,這位同學正在做”提醒你”的服務呢!」
小美: 「有些感覺,還需時間慢慢品嚐。謝謝老師,有您真好。不會瞎轉。」
這個時候,小美已經離開憤怒情緒與質疑別人,而轉向更深入的了解層面了。
第二個例子
有一次我在狹窄的產業道路上,遇到很難會車的情境。我們雙方都堅持別人先過去,彼此都不願再往前開或後退。我搖下車窗説:「前面有樹枝檔住,我過不去。」他也搖下車窗露出十分難看的表情,大吼:「我的前面也有樹!」當下我們全家人都看見他的臉,我的女兒說:「他是個很不平衡的人。」於是我收起側邊後照鏡,緩緩前行,碰斷一些枯枝,就穿過了。
我立刻放鬆身體,到腦海裏探索發生這件事的意義。我想到,「不要一味地要求對方改變。即使小事,也會因為我的堅持而變成僵局。」除此外,我腦海一片空白。
過了一週,我再度開車經過狹窄的産業道路。這次我開的很順利,因為我刻意禮讓每一台對向的來車,他們都對我點頭示好,結果在遇上第三台車時,竟是對方先停下來讓我過,有種心心相映的快樂湧上。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只想快點走過狹窄區,因為我只專注在”會車很難”的焦點上,而我現在卻注意”禮讓”,於是開車變得輕鬆起來,我成了不同的人。原來這個事件就是要教我禮讓與放鬆,然後享受開車的快樂。 再次謝謝之前那位車主,沒有他的不讓與怒相,我根本沒察覺到我在狹路會車的緊張!
第三例子
年輕的小美: 「老師,我一直再跟自己說,我不是做什麼都是錯的,但只要我朋友又傳個line給我,我的心情還是波動很大。從星期天到現在,我對他的訊息不讀不回應,深怕回應什麼會留下證據,但其實很想回覆他:我沒辦法遵照你的意思做,但我尊重你。可是想到要回應他,就會害怕到手發抖,心緒不寧,怕說了事情越演越烈。我要怎麼平靜下來呢?這件事情要怎麼去發現背後要讓我穿越的東西?現在手抖到不行,哈哈,會想說不讀不回,是不是在逃避,但我真的很不想被情緒勒索! 」
我: 「他都對妳說些什麼?」
「都回”我知道了”, 或”一定要把事情弄得這麼難看嗎? ”」
「他都說:我知道了。就這麼簡單嗎?」
「我害怕他,因為我怕法令規定對我不利,所以也不敢跟他說什麼,怕留下證據。之前是說”不要鬧到警察去我家”,我都沒回應,然後隔幾天他就會再打”我知道了”...之類的」
「他似乎沒有說什麼,而妳卻怕個不停。這裡頭一定有其他的東西掛著它。」
「是的,我非常害怕,而且把他之前對我不好的話,一直放大!」
「我們現在就走入內在! 請妳閉上眼睛回想過去的回憶,直到妳找到無法愛的人或情況為止。我們來探索妳的心是在哪裡關閉? 誰曾給妳恐懼的回憶?」
「我對小時候的記憶很少,印象中小時候沒有什麼人愛我。父母給我吃給我用,但我感覺不到愛,沒有什麼值得開心的事情。但在看小時候的照片才發現也是有開心大笑的時候。現在這個同學讓我感覺害怕,可以嗎?上一個男朋友讓我感覺很受傷!」
「有沒有讓妳覺得不能愛的人?」
「好像沒有…,哦!我可能愛不了打我巴掌的老師和性侵我的人! 對他們,我現在還愛不了」
「就是他們倆人放大了恐懼的效應! 現在想像讓他們在你面前站一會兒,問自己:"上天也擁抱他們兩人嗎?"
讓妳的心來回答,不用頭腦。」
「我覺得上天會擁抱他們。覺得不那麼肯定…」
「如果上天真的擁抱他們, 妳會感到放鬆嗎? 」
「我對他們沒有恨意,上天擁抱他們,我沒有特別放鬆或其他感覺」
「那妳攜帶羞愧憤怒和恐懼,這讓妳付出什麼代價呢? 」
「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夠好,遇到事情都先以羞愧憤怒與恐懼反應」
「用想像力去觀想,妳拿起那坨情緒,像ㄧ個包裹似的,然後將它放下,並且對它說: 「謝謝你,我不要了!」栩栩如生地想像包裹很重,感覺那個沈重,然後卸下包裹,同時大聲說:「我不想再背你了,我要那羞愧憤怒與害怕離開我的生命。」妳現在感覺如何?」
「心沒那麼揪」
「想到他們,還會發抖恐懼嗎?」
「心情輕鬆點,但頭有點痛 哈!想到他們不會發抖恐懼」
「這個課題是穿越恐懼的勇氣,妳那麼害怕這個同學,是因為外掛二個沉重的記憶! 每天多做幾次這個練習」
「好! 當我又害怕的時候也可以這樣想像? 」
「當然可以,儘管多做」
「哈!連同學一起想進去可以嗎? 」
「三個打包一起,最好不過了,他們是同個脈絡」
「好的,今天跟老師說話邊發抖,不過就讓它抖抖抖,之後就沒那麼怕了」
「抖動也是釋放情緒的方法。妳的包裹長什麼樣子?顏色、大小?」
「用牛皮紙袋包的深黃色,摺的亂七八糟」
「很重嗎?」
「重,剛剛實際拎了一個裝滿東西的箱子」
「最後妳可以想像,把它撕成碎片,向天空撒去! 現在我們再練習一次」
「好」
「現在逼真地去想像情緒包裹,身體要有沈重不舒服的感覺,然後放下它。同時大聲說:「我不想再背你了,我要那羞愧憤怒與害怕離開我的生命。」
接著,妳再次拿著包裹,把它撕成碎片,向天空撒去,大聲說:「謝謝你,我不要了。」這一次,你感覺如何?
「情緒比較激動,箱子也大好幾倍,可是覺得自己有長出勇氣可以大聲叫他們離開,很過癮,打爛他們」
「妳的想像力被釋放出來了」
「我對他們憤怒 可是也謝謝他們給我的學習」
「妳丟掉的是情緒包裹,不是那三個人,他們也被上天擁抱著!」
「有 哦,剛剛是打爛那些情緒,不是他們, 哈哈」
「每個人都在學習,或許會犯錯,但沒有人真的有問題,你也一樣」
「好,犯錯也不表示有問題,我們都在學習,這是老師之前給我的話」
「就是為了今天可以放下心中的重擔」
「我會練習把他們放下,那我可以練習把勇氣和幸福拿起來背著嗎? 」
「可以,妳也可以想像,妳本身就是幸福與勇氣。」
「不需要做什麼,不需要有什麼特質,我就是勇氣跟幸福嗎? 」
「對!不需要做甚麼證明你自己,幸福和勇氣就是你的一部分,你找到自己了」
「謝謝老師,其實還沒有十足的信心😁可是我會常常想像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